关于申报2014年度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2013-03-15
院科研[2013]020号
各科室:
2014年度广州市科技计划申报指南已经发布,请各单位依据申报指南特点积极申报(详见附件)。主要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的类别及要求
本次发布的指南包括9类专项,(具体方向及要求请严格参考附件中各类项目的指南)其中与医科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珠江科技新星专项:
1.重点培养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2.资助经费每年10万,资助三年。
(二)创新平台专项:
1.广州市重点实验室的申报,由学校医科处组织申报。2.对外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与国际科技会议项目。
(三)科技惠民专项:
1.科技惠民项目申报要求有配套经费,项目申报或参加单位必须有自筹经费渠道,并提供自筹资金承诺函。2.申请经费为少于50万、50-100万、多于100万的项目,申请与自筹经费比例分别为1:1、1:2、1:3。
(四)科学研究专项:
1.申报内容主要集中在医用材料、药物、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2.资助经费不超过20万,项目实施时间2-3年。
二、项目负责人与注意事项:
1.项目负责人应属我院正式职工,是实际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项目负责人年龄在58岁以下(含58岁);珠江新星申请人年龄在35岁以下(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退休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
2.项目第一负责人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组成员最多只能参加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凡出现超项,一律取消申报资格。已承担在研的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新项目,也不能因为申报新的项目而退出在研的项目。
3.承担市科技计划项目的负责人,须按时办理项目的结题验收手续并申请成果登记。不按规定结题或申请延期,时间超过项目截止时间3个月的,其项目承担单位不得申报新的项目。
三、申报方式:
(一) 珠江新星
由于珠江新星为单独限额申报,请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者先填写附件6的“珠江新星申请人简表”(不需要填写申报书模板),并于2013年3月20日(周三)前将简表发送至科研科邮箱,并将已发表的论文首页交至科研科。由于申报时间很短,请参加院内评审的申请者留意附件申请书模板的填写内容,以便通过评审后及时完成正式申报,正式申请人登陆网上申报受理系统 (http://apply.gzsi.gov.cn)正式申报。
(二)对外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与国际科技会议项目、科技惠民专项、科学研究专项实行单位总数限额申报。因此,请每个专科限报一项(上述三个专项中只能选一项),各专科申报的项目须经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在申报书首页亲笔签字同意,否则将不予进入医院评审程序,经过医院评审,按照上级要求择优确定正式申报项目。建议各专科在申报工作中应整合相关资源,选择研究基础较好的项目参加院内评审。
请有意向的专家查看附件3广州市科技项目申报书模板和附件4可行性报告提纲”,并按要求进行撰写,并于3月21日(周四)前将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科技惠民无须提供可行性报告)一式七份提交科研科。过期未上交者一律不予受理。医院将尽快组织院内评审确定正式申报资格者。
(三)通过院内评审的正式申请人请注意网上填报的截止时间,逾期系统将自行关闭,不再受理各类操作。
(1)科技惠民与智慧城市专项,申报截止时间为3月28日下午5时。
(2)科学研究专项、创新平台专项、珠江科技新星专项、科普与软科学专项,申报截止时间为3月30日下午5时。
(3)科研科网上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3月31日下午5时。
(4)医科处网上推荐,截止时间为2013年4月1日下午5时。
(四)请项目负责人关注网上申报进度,当项目状态显示为“科信局已受理”,即可打印纸质材料(一式三份,其中需有原件1份)。个别专项的申报指南对申报书份数有特殊要求,请按照专项申报指南要求的份数准备。
各专项的申报指南、申请书模板、网上填报操作流程、网上填报需要的附件材料等具体要求,请见附件。
联系人:姜橙 电话:8035、87334871
科研科
2013年3月15日